close


歷經坎坷,虎爸陳望雲和兒子找到了久違的默契。重慶晨報記者 王海 攝
  虎爸大豐收
  打網游,買上萬元的裝備眼都不眨,打架、掛科……曾經的陳希,是個軍事化管理學校都搞不定的孩子。打溫柔拳,扮苦角色,60後老爸陳望雲奇招出盡都沒用,最後,他咬牙從蟲爹蛻變為虎爸:他賣房投資上百萬,在雲南投資中藥材基地,“狠心”將熊孩子送到雲南邊境吃苦。  經過兩年的良苦用心,最近,虎爸陳望雲笑眯眯地“收線”了,兒子獲准回到重慶。
  石斛基地迎來大豐收,陳望雲更收穫了一個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兒子。
  兩年前
  這位虎爸賣掉房產投資,將迷戀網游的兒子送到雲南邊境種中藥兩年後歷經危險吃盡苦頭,這個曾經玩世不恭的孩子懂得了父愛如山
  這位虎爸賣掉房產投資,將迷戀網游的兒子送到雲南邊境種中藥
  兩年後
  歷經危險吃盡苦頭,這個曾經玩世不恭的孩子懂得了父愛如山
  歷經坎坷,虎爸陳望雲和兒子找到了久違的默契。
  重慶晨報記者 王海 攝
  “爸,我先過去,你處理完手上的事後再來,不急。”
  昨天一早,22歲的陳希驅車從鐵山坪趕往南坪,打理家中開在八公里的二手車門市,臨走前,他順手發了條短信。父親陳望雲收到短信時,一臉滿足。他覺得這簡短的18個字,說明兒子做事變得有交代,父子間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默契。
  如果回到7年前,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。而現在,他可以驕傲地說,自己在這場“置之死地而後生”的賭博中贏了。
  “再不管,就管不住了”
  兒子陳希,從小沒少讓陳望雲操心。15歲那年,上初二的陳希迷上了網游。那一年,陳望雲依舊是往學校跑得最勤快的家長,每次被叫去“上課”,原因五花八門:“陳希又打架了”“你兒子不得了,上課三分鐘就能睡著。”再後來,老師們打電話來,說的是同一件事,“他現在迷上網游,再不管,就管不住了!”
  當年流行的一款網游,叫魔幻西游,充游戲幣、買裝備,像陳希這樣的玩家,一年花個幾萬塊是常事。
  “再這樣打下去,娃兒就廢了!”陳望雲急得雙腳跳,但跟過去一樣,他準備打溫柔拳,只要逮到機會,他就找兒子坐下來談,“我也不容易,學人上網,到處搜沉迷網游出了事的個案,結果說來說去,你氣個半死,他卻一句都沒聽進去。”
  打了同學,可以上門賠禮道歉,補償醫療費,但對網游,陳望雲是徹底沒轍了。
  2008年春節,兒子又軟磨硬泡從家裡要走兩萬元,後來陳望雲才知道,這錢被拿去買網游裝備了。這事讓陳望雲徹底鐵了心:“我該把心腸變硬了。”
  “我態度開始變得強硬,犯錯就罵,只要敢頂嘴,絕不手下留情,他媽也不再護短。”蟲爹變虎爸,但幾場較量下來,收效甚微。
  “游戲真可以打一輩子”
  那年,同學們都進了高中,陳希輟學了,在家耍了一年游戲。“我當時以為,等你耍,看你能耍好久,總要耍得無聊,哪個想得到,他說打游戲真可以打一輩子。”
  第二年的開學季,陳望雲一咬牙,出個狠招,乾脆把兒子送到體校,軍事化管理,全校到處都是攝像頭,不信還搞不定一個17歲的熊孩子。
  被送到位於渝中區的這家體校後,陳希倒是“規矩”了兩個月,但沒過多久,他周末回家照樣打游戲。
  2011年,陳希從體校畢業,身體倒是練好了,脾氣也收斂不少,但又迷上了新款網游。
  有點心灰意冷的陳望雲不再將就他,“我先喊他去當保安,又去修車廠給他找了個工作,反正,啥子吃苦幹啥子!”但網癮還是戒不掉。
  “你去雲南,幫忙種藥材”
  這一年,與兒子同齡的小孩,紛紛考入大學,幾場升學酒,吃得陳望雲很心酸。
  “繼續下去,難有出息,兒子就要養狠點!”這個決心,一直在心頭打轉,等的只是機會。
  2011年,陳望雲跟朋友去了趟雲南,考察種植中藥:石斛。在種植基地,一群跟兒子年齡相仿的小伙子,看得他一陣歡喜,他覺得,機會來了。“這些小伙子來自全國各地,在雲南一待就是幾年,哪有城裡娃娃這些心思,啥子網游、WIFI,他們根本不感興趣。”
  6月,陳望雲請了年假,把兒子帶到雲南“旅游”,“我把他帶到雲南邊境,有意無意地讓他接觸中藥基地。”
  回到重慶後,鐵了心的陳望雲索性賣掉江北一套房子,加上自己大半輩子的積蓄,準備了一筆不菲的資金,打起“置之死地而後生”的主意。
  他叫來兒子,父子倆有了幾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對話。
  “我告訴他,爸爸這輩子的錢都在這了,你去雲南,幫忙種好藥材,全家人跟著你享福,一旦失敗,我們不會怨你,但今後會一起吃苦。”
  就這樣,陳希被送到了雲南,在西雙版納一個叫曼賽的傣族村寨。
  “不到萬不得已,

  不得出手相助”
  陳希記得,臨走前,頗有點“壯士斷腕”的滋味。老爸定了規矩:一年回重慶4次,時間自己定,每次回家最多待一周;每月工資1200元,石斛豐收可以提成。
  在曼賽村,唯一可以照顧陳希的親人,是遠方的叔父,但他後來才知道,這位叔父也被打了招呼,儘量讓他吃苦,“不到萬不得已,不得出手相助。”但陳希不知道的是,虎爸還是偷偷在叔父那兒放了張銀行卡,“如果他實在吃不下這苦,就把他送回來,窮得沒錢吃飯時,接濟他。”
  2011年8月,陳希在中藥材基地“上崗”了,這個城裡來的小伙子最初很拉風,穿耐克、阿迪達斯,手上隨時拿部智能手機……唯一讓陳希感覺自己“上當”的,是村裡沒有WIFI,還隨時斷電。
  在叔父的安排下,逐漸淡定下來的陳希開始熟悉“業務”,從鋪鋼架搭床到種幼苗,這個沒吃過苦頭的城裡小伙,輓起褲腳就跳進泥地,“剛開始是被逼的,我爸請的工人不多,我不做,就沒人做。”
  最初,陳希覺得很新鮮,不幹活時就跑到山林里耍耍,再後來,新鮮勁一過,熬不住了。他往家裡打電話,說想回重慶,老爸沒冒火:“想回來就回來嘛,我跟你媽年紀雖然大點,但把你換回來,我們都願意。”一來二往,陳希沒再提這事。時間久了,他開始習慣在曼賽村的日子。
  “這是我爸一輩子的錢”
  熱帶雨林里的生活總有些意外,這是虎爸陳望雲沒有預料到的,兒子曾兩度面臨危險,他更沒意料到,這些經歷,讓孩子變得成熟了。
  去年7月,勐臘周邊遭遇洪水,很快逼近曼賽村,村長來通知時,基地的工人發現陳希不見了,當天下午,水位繼續上漲,大伙發現陳希全身濕透地跑了回來,“他去幾公裡外的邊防站求助去了,說想把苗子保住,苗子要沒了,他爸一輩子的錢都搭進去了。”
  第二天,洪水慢慢消退,陳希帶著幾個工人去村裡幫忙,又遭遇危險。“他在岩邊家幫忙搬東西,結果上游的水突然倒灌回來,他被捲了進去。”叔父陳達生說,好在村裡人出手相助,跳進水裡把陳希救了起來,當晚,寨子里來了好多人,都說要謝謝這個“小英雄”。
  這事,陳達生過了好久才敢告訴大哥陳望雲,聽了彙報,陳望雲笑得很高興。
  令陳希至今後怕的,是另一場意外。每年夏天,是蛇出沒的高峰季,雲南邊境同樣如此,寨子里的人進山,會隨身帶把鐮刀。今年6月,這事讓陳希遇到了,哪料,一刀下去反倒砍到了自己的右腿,“我大聲呼救,在附近幹活的傣族人跑過來,背起我跑了幾公里,才找到衛生院,救了我一命。”
  當晚,化險為夷的陳希往家裡打了電話:“他說那幾公里,救他的人是赤腳跑過來的,他趴在背上只能哭,還說要是出了事,就見不到我們了。”
  狠心換來了“大豐收”
  剛到雲南的時候,陳希個性依舊,從不主動打電話回家,4個月後,他開始主動往家裡打電話,後來,父子倆每隔兩天就會通話,交談內容從最初乾癟癟的“工作彙報”,到後來兒子在電話中叮囑“註意身體”。
  “你說嘛,這才像父子,對不對?”兩年過去,陳望雲回顧個中的酸甜苦辣,心頭如五味雜陳,兒子在家人心中的印象,也由以前玩世不恭的天棒娃兒,變成了懂事的小伙子,家人聚會,他站在一邊,聽得認真,但從不插科打諢;同桌吃飯,弟弟碗中,會有他夾的菜;逢年過節,老爸、老媽會有禮物,儘管不貴重,但能體會到兒子用了心。
  上個月,雲南的石斛基地大豐收,陳望雲幾經深思後做出決定,讓兒子回家,撒網兩年,他準備“收線”了,因為現在這個懂得責任、明白擔當、能吃苦的兒子,才是他這兩年狠心換來的“大豐收”。
  對話父子>

  我爸這座山,

  我22歲才看懂
  重慶晨報:在雲南兩年,都說你吃了很多苦?
  陳希:常停電,老待在山林里,自己挑水洗衣,還要下地幹活,住的地方就是工棚,說不苦那是假的,但還是有高興的時候。
  重慶晨報:所以好幾次,你都準備“逃回來”?
  陳希:剛開始是這樣,沒有電腦,沒有WIFI,不能打游戲,日子沒意思,但後來習慣了,其實要乾的事情很多。
  重慶晨報:當初離家的時候,有沒有埋怨過父親?
  陳希:我不太想去,但是沒得退路,我爸把房子都賣了,第一次被家人這麼信任,也覺得應該去。
  重慶晨報:父親在你心裡,是怎樣的一個形象?
  陳希:他原來跟我講道理,後來突然變得好凶,剛開始我不習慣,但現在曉得了,是為我好,說俗點,父愛如山,我爸這座山,我22歲了才看懂。
  我賭了一把,贏了
  重慶晨報:把兒子送那麼遠,有沒有想過他熬不住,會跑回來?
  陳望雲:想過,也做好了這個準備,我賣了房投入大量資金,就是要把責任和擔子都交到他身上,至於他扛不扛得住,只能兵行險招,算是賭一把。
  重慶晨報:也就是說,做好了賭輸的準備。
  陳望雲:對。輸了,我虧掉的是大半生的積蓄,但贏了,我贏回的是一個有擔當的兒子。
  重慶晨報:在你心裡,現在的兒子是怎樣的?
  陳望雲:過去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“天棒”,現在黑了、瘦了,但更像個男子漢。
  聲音>

  曼賽村村長岩溫:
  40歲的岩溫是曼賽村的村長,昨天,我們聯繫上他,說起陳希,岩溫的話變得多起來,“是個懂事的小伙子,上個月他回重慶前,拿著豐收的石斛來我家,說交給寨子里身子弱的人,補補身體,感謝大伙對他的關照。”
  岩溫記得,剛到曼賽村時,看著這個穿著講究的城裡小伙,他以為就是父母送來鍛煉兩天便會被接走的,但沒想到,這孩子待了兩年,還帶著村裡的年輕人一起踢球、運動,“他現在算是種植石斛的半個小行家,好多人向他討教。”
  仙童家長培訓學校專家:
  對這個家庭而言,虎爸採用隔離式的吃苦教育是成功的,在兩年的持久戰中,潛移默化地讓兒子懂得了責任與擔當,但需要提醒更多的家長,這個方法不是每個“熊孩子”都適用,家長們教育子女時,需要有風險意識。
  所以,當父母們面對個性有點“熊”的孩子時,需要根據其不同的性格特征,選擇溝通和教育的方法,虎爸虎媽們的咆哮教育或溫柔的說教式教育,都需要結合孩子本身的個性。 (文中父子系化名)
  本版文/重慶晨報首席記者 王珊
(編輯:SN01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17cusmg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